盛澤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| ||
來源:蘇州樂灣針紡織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18-03-04 | ||
作為著名的紡織絲綢之都,盛澤鎮一直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。紡織產業向世界紡織產業鏈高端升級,從復雜的國際市場中突圍,由以內銷為主轉變為內外銷兼顧。這些已經成為當地紡織界多年的共識。吳江區委常委、盛澤鎮黨委書記李建炯堅定地表示:“我們就是要做世界紡織專家,人類永遠離不開紡織業,盡管紡織業目前遇到一定困難,但我們不左顧右盼,不東張西望,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、工藝創新、設計創新,搶占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有利位置! 誠然,作為國內重要產業集群,盛澤從傳統絲織品生產地,到國內外流行面料研發、采購基地,從傳統織機的集中生產,到高新紡織技術的百花齊放,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化過程中,盛澤實現了從“織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華麗轉身。 以國際視野建設世界級紡織基地 回顧盛澤這座知名紡織業重鎮的發展歷程,不難發現其成功崛起得益于在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中抓住機遇,不斷實現產業的飛躍。 恒力的發展歷程是盛澤紡織產業騰飛的生動寫照。該集團董事長陳建華說,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,恒力還是個“小不點”,當時坯布價格一落千丈,最先進的噴水織機價格也從每臺12.8萬元掉到6.8萬元,恒力認準時機,咬牙買回800臺,不久后紡織業開始復蘇,恒力一下子實現爆發式增長。如今恒力已成為中國紡織行業的龍頭之一。 目前,盛澤以一鎮之域,集聚各類紡織企業2300多家,形成了年產各類紡織品120億米、紡絲能力達到325萬噸以及印染后整理產能40億米的產業規模,“足以為全球每個人做一件衣服”。盛澤還有一個擁有6000多家紡織品貿易公司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,上萬種紡織品從這里流向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 緊緊把握世界紡織產業鏈脈搏,讓盛澤以一鎮之力躋身世界紡織產業基地,而全球化發展思維也讓盛澤人對產業發展方向有著清醒的認識。 從量上說,盛澤人已把紡織做到了極致,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級紡織業生產基地。但是這個基地的崛起是建立在生產要素高消耗基礎上的。盛澤人清醒地意識到,盛澤依然有一大批中小企業,產品附加值較低,利潤空間狹小。與此同時,盛澤已幾乎沒有可供擴大生產的土地,環境成本瀕臨透支,招引勞動力更是捉襟見肘,比較優勢在喪失。如果不主動轉型,分秒必爭向紡織業上下游拉伸產業鏈,難免會在新一輪“產業洗牌”中落敗。 為了謀求轉變,盛澤紡織業以國際視野進行產業布局。不但龍頭企業爭相向紡織業上游原料產業挺進,眾多的中小企業也紛紛研發流行面料。正是看到與國際同行的差距,讓盛澤紡織企業沒有陶醉于產能擴張,而是早早踏上了向產業高端的轉型之路。 以整合創新資源深耕高端價值鏈 以自主創新融入世界紡織產業鏈,謀求價值鏈高端地位,成為盛澤紡織業新一輪“產業革命”的鮮明路徑。 受外需下降影響,一般化纖絲每噸1萬元在國際市場上無人問津,可盛虹集團研發的黑色記憶纖維(低彈絲)每噸四五萬元仍供不應求,刮起一陣陣“逆勢風暴”。 產品受到熱捧,正是創新的結果。盛虹集團董事長繆漢根介紹,盛虹聯合了歐洲與清華大學、東華大學的專家教授一起攻關多年,成功攻克被稱為“產業神話”的0.15克難關。盛虹開發的超細纖維,單絲最細的已經達到0.15dpf,即1萬米長的絲,重量僅為0.15克,1萬公里長也只有150克重,繞地球一圈4萬公里也只要一斤二兩。這種絲線,遠超最細的天然纖維蠶絲。 不止是盛虹,華佳集團的抗皺真絲面料、福華織造的錦綸織物、向興紡織的防寒面料……當地企業紛紛拿出自己研發的“看家法寶”逐鹿國際市場。產業優勢在創新中重塑的同時,產業格局也不斷重整,形成了差別化發展的生動格局,盛澤50家主要紡織企業產品差別化率已達到80%。 向創新要發展動力,向創新要發展優勢,已成為企業的共識。因此,持之以恒堅持設備更新、堅持研發引領成為圭臬。目前,世界上最好的化纖設備,都能在盛澤看到;盛澤獲批建立的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9個;盛虹集團建立了省級紡織新材料研究院,擁有兩名院士、數十名博士碩士;恒力集團在德國、日本等地建立恒力研發中心,擁有外籍工程師50名,成為研發團隊的半壁江山……通過在全球范圍內深度整合各類創新資源,一個“紡織硅谷”的雛形正在盛澤悄然形成,助推產業持續向高端進發。 以前沿技術發展高新產業 近日,記者探訪江蘇(盛虹)紡織新材料研究院,親眼目睹其最新研發成果,令人深切地感受到,長期以來給人以傳統產業印象的紡織產業在這里獲得了“涅槃新生”,轉化為一個充滿科技含量、引領紡織時尚的新興產業。 “現在化纖原料來源于石油、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,用光了就沒有了,但人們還是要穿衣服,穿更好的衣服,所以從長遠看,必須尋找能替代石油的新型紡織原料。”研究院技術人員說,目前研究院圍繞循環和低碳經濟開展研發,一方面研究從廢棄化纖物中提取出化纖原料,比如人們丟棄化纖衣物如何回收,將各種材料分離并還原成高附加值的產品;另一方面,從秸稈等生物質這些可再生能源中提取化纖原料,擺脫紡織產業對石油等的依賴。 新型紡織原料、超細旦滌綸長絲……如今,盛澤紡織企業已不再局限于研發某個產品,而是致力于突破國際紡織界關注的戰略問題。他們深知,這些位于“產業金字塔”塔尖的技術一旦突破,將牢牢確立盛澤紡織業世界領先地位。 通過技術革新,不斷做精、做優、做強紡織產業,盛澤的企業家們已樹立了“做全球紡織業專家”的新追求。如今,中國東方絲綢市場躋身省千億級市場;恒力總銷售收入將超過1000億元;盛虹也在向千億級企業加速沖刺……一條以世界級企業為支點,具備全球話語權的新興紡織產業鏈正在盛澤加速生成。 人們看到,盛澤做世界級紡織之都的雄心持續激蕩,動力依然強勁。新民科技30萬噸熔體直紡正加緊建設,立新化纖40萬噸熔體直紡(一期20萬噸)、新民科技天絲6萬噸(一期3萬噸)、鷹翔集團90萬噸熔體直紡(一期30萬噸)、波司登紡絲有限公司1600臺噴氣織造、中連經編20萬噸海島絲、福興織造錦綸紡絲等項目正緊鑼密鼓進行開工準備。這些項目,瞄準的都是國際先進水平。 “當前江蘇省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有很多,如何在新一輪經濟國際化的進程中樹立起新的產業優勢,盛澤紡織業升級發展的做法值得借鑒!庇袑<抑赋,以紡織為代表的傳統優勢產業,只要通過不斷提高其技術水平,在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的開發上奪取制高點,完全有條件培育成為支撐經濟國際化的全球性產業。 | ||
| ||